金融科技:發現互聯網新大陸的「哥倫布」
【摘要】一場虛實融合的新發展浪潮,正在拉開序幕。

文/孟永輝
無論是從金融的角度來看,還是從科技的角度來看,虛擬經濟與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已然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作為金融與科技兩種元素的結合體,金融科技的發展,同樣開始進入到了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的全新發展階段??梢哉f,誰找到了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誰實現了與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誰找到了實現供求平衡的方式和方法,誰就是未來金融科技戰場的最后勝利者。
透過以螞蟻科技、京東科技為代表的玩家們的新探索,我們同樣可以看出這樣一種端倪。以京東科技為例,它早已不再僅僅只是單純地將目光聚焦在金融的層面上,一味地用金融來詮釋自我,而是更多地站在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角度,以虛擬產業與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為切入點來尋找新的發展突破口。這種新進化,不僅打開了后互聯網金融時代的金融科技的發展新想象,而且還開啟了數實融合的新篇章??梢哉f,金融科技開始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這是一種與以往的發展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探索和實踐。
在這樣一場全新的進化中,金融科技將不再是一個游離于實體產業之外的存在,而是一個真正開始與實體產業深度融合,并且真正可以給實體產業帶來深度改變的存在。認識到金融科技在這樣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所充當的角色,不僅可以讓我們擺脫傳統互聯網模式的牽絆,而且可以將金融科技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周期里。
金融科技,新產業的「基礎設施」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于這樣一個時代的「基礎設施」,每一個時代都有屬于這樣一個時代的「毛細血管」。如果我們將金融看成是傳統時代的「毛細血管」的話,那么,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科技,則是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金融科技,作為「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的結合體,它更多地表現出來的是新產業時代的「基礎設施」的角色。
是的,當下產業的發展正在進入到新產業的時代。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產業的形態,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實體產業形態,也不是互聯網式的虛擬產業形態,而是一個以實體形態和虛擬形態的深度融合為代表的全新形態。在這樣一種全新的形態之下,我們需要新的「基礎設施」來充當以往金融和互聯網所充當的角色。只有這樣,新產業形態才能實現。
如果要尋找新產業的「基礎設施」的話,金融科技,無疑是首當其沖的那一個。原因在于,在經歷了互聯網時代的洗禮之后,金融科技早已不再是以往我們所認識的那個互聯網金融的外衣,而是有了新的內涵和意義的全新的存在。如果對金融科技的新的內涵和意義進行一次總結的話,它更像是一種實現了「金融」和「科技」兩種元素深度融合的數字化的形態。在這樣一種數字化的形態之下,它不僅具備金融的特質,而且還具備科技的特質。
以金融科技的新形態為切入點,以數實融合為主導的新產業,開始有了新的發展的可能性。在金融科技的助推之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將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想象,而是成為一個可以付諸實現的存在。新產業的產生,正是它最為突出的表現。如果我們將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時代看成是互聯網時代的話,那么,以金融科技為「基礎設施」的時代,則是新產業的時代。以此為開端,產業的發展才能真正跳出互聯網式的僅僅只是改變表層,而無法改變內在的怪圈,真正進入到內外兼修,全方位嬗變的全新時代。
金融科技,數實融合的「橋梁」
金融科技之所以會成為新產業時代的「基礎設施」的角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承擔的另外一個角色。如果對這樣一個角色進行一次總結的話,它更多地扮演的是數實融合的「橋梁」的角色。簡單來講,通過金融科技,數實融合才可以達成,而數實融合的達成,恰恰為新產業的衍生和出現,提供了先決條件。
金融科技之所以會扮演起數實融合的「橋梁」的角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與數字經濟、實體經濟之間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聯系。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用「毛細血管」來形容金融的角色,而時至今日,科技其實同樣成為了新的「毛細血管」。無論是互聯網玩家們來講,還是傳統的實體企業來講,金融科技已然成為了一種標配,金融科技已然深入到了它們發展的細枝末節。在這種情況下,金融科技與實體經濟、數字經濟之間的聯系,不再是暫時性的,不再是片段式的。
此刻,作為金融與科技的結合體,金融科技,同樣具備這樣一種「毛細血管」的功能和角色。不同的是,它跨越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界限,真正讓兩種完全不同的經濟形態有了結合的可能性。在金融科技的聯結之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不再是勢同水火的存在,不再是無法結合的存在,而是有了融合的可能性。
當融合開始發生,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之間不再是此消彼長,零和博弈的關系,而是變成了協同共生,彼此支撐的新關系。
以此為開端,以往我們所看到的那種二元對立的發展狀態將會被終結,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一場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一元狀態。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流量將不再是被爭奪和收割的對象,而是真正成為了名符其實的新的「主人翁」。對于每一個玩家們來講,誰實現了數實融合,誰能夠用新的產品和服務滿足用戶,誰就是最后的勝利者。而金融科技,正是玩家們真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所邁出的第一步。
金融科技,互聯網玩家的「新大陸」
事實上,當互聯網的紅利開始逐漸退卻,互聯網玩家們一直都在尋找著它們的「新大陸」,一直都在尋找著它們的「新紅利」。無論是產業互聯網、全真互聯網,還是新零售、新電商,乃至是后來的數字經濟,無一不是如此。其實,如果對這種發展方式進行總結的話,互聯網不再是互聯網本身,而是回歸產業,擁抱產業,無疑是最真實的總結。
關于互聯網擁抱實體,擁抱產業的新發展和新探索,有人將其稱之為互聯網反哺實體經濟,有人將其稱之為互聯網賦能實體經濟,有人將其稱之為互聯網的去互聯網化。無論是哪一種叫法和說辭,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互聯網不再是互聯網,而是開始與實體經濟融合。對此,以阿里、京東、拼多多、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玩家們進行了很多的嘗試,但是,它們卻始終都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始終都沒有真正踏上「新大陸」。
當金融科技開始趨于成熟,特別是當它開始在互聯網回歸實體,擁抱實體的發展過程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和作用,我們看到的是,它開始越來越多地扮演起互聯網玩家們的「新大陸」的角色。換句話說,金融科技,正在成為互聯網玩家們的「第二條增長曲線」。在金融科技的視角之下,互聯網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靠規模和效率來實現自我成長,而是開始更多地通過新的模式來實現自我成長,來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如果對金融科技的這樣一種新的模式進行一次總結的話,它更多地依靠縱向上的深度介入來「打深井」,「鉆深礦」,以新的產品和服務來尋找新的想象空間。金融科技,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扮演的是就是為互聯網玩家們發現「新大陸」,打開新的想象空間的角色。以金融科技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以往的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割裂的二元模式將會被束之高閣,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一場建立在互聯網與實體經濟和實體產業的深度融合的基礎之上的新發展。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可以將金融科技定義成為為互聯網玩家們找到「新大陸」的「哥倫布」。
結語
一場虛實融合的新發展浪潮,正在拉開序幕。
在這樣一場全新的變局之下,金融科技開始表現出越來越出色的一面。這一點,讓越來越多的玩家們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于此,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乃至是京東,幾乎都開始發力金融科技,以此來打開新的想象空間??梢哉f,金融科技開啟了互聯網玩家們的新想象。認識到金融科技在這樣一種新變局之下的新角色,我們才能不僅僅只是將金融科技看成是金融的變種,更不是科技的避風港,而是真正將它看成是一個富有鮮明特色的全新物種。

孟永輝
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微信公眾號:menglaoshi007。i黑馬、創業邦、億歐網、投資界專欄作者。從事互聯網10年,長期關注互聯網研究。多篇文章在虎嗅、鈦媒體、創業邦、億歐網、i黑馬、網易、新浪、搜狐等網站發表。

